文章来源:南二社工 2022-10-31
社交沟通
儿童将来能否积极地适应各种环境,能否协调好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能否勇敢地担负起社会责任,能否乐观地对待人生等,决定于儿童期的生活积累和受教育的状况。儿童阶段的社会性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比传播知识、训练技能更为重要。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本次开展“社交沟通”活动,该项目由常平镇“莞家驿站”联合常平镇残联、南二机构、维善文艺荟、莞爱志愿者服务队、常平社志协共同开展。
此次活动是为了可以提高特殊儿童的知觉、记忆、表象、思维等各方面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康复目标,加强特殊儿童的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
活动开始之前,民生大莞家社工进行了培训,提醒在与“星星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语言表达,做到不歧视、有爱心、有耐心。之后,民生大莞家社工走进维善文艺荟。在见到小朋友的那一刻,民生大莞家社工热情地与小朋友们打招呼。接着,民生大莞家社工让小朋友们互相做一个自我介绍,虽然一开始孩子之间有些腼腆,但是,很快就熟络了起来。
场景模拟
沟通,看似简单的技能训练,实际上,它是一种态度,一种心理,自闭症的核心障碍为社交沟通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其中,社交障碍主要表现不能使用正确的社交语言和社交技巧,不能正确理解他人的表情、情感和想法,对“星星的孩子”来说,学会沟通交流是在生活中很重要的环节。
因此,民生大莞家社工联合南二社工和莞爱志愿者开展了社交沟通的场景模拟活动:
早上问好
1.进校门,向在门口值班的老师和保安叔叔问好,微笑立正站好,孩子们向说声“老师早上好!"、“保安叔叔早上好”。
2.进教室,向先到班级的同学问好:“**同学,早上好”。
放学问好
放学时,我们都会整好队再集体出发,这个时候,有老师,有同学,我们应该向老师道一声“老师再见!"“同学再见!"
认识日常用品
激发孩子社交沟通的动机,营造孩子喜欢的环境,激发儿童主动与他人沟通:
1、认识了解生活中常见生活用品的名称和用途。
2、尝试并感受生活用品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3、体验自己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由民生大莞家社工拿出任意一个实物,询问孩子们这是什么物品,孩子们需积极回答,如有不对民生大莞家社工会补充相关答案,也教他们什么物品之间不能共用,(例如:筷子、勺子、口罩、饮用水等)也教他们什么物品之间是可以共用的(例如:铅笔、尺子、剪刀、订书机等),提高儿童们的日常生活知识和促进语言沟通能力。
故事“角色扮演”
利用故事的形式把孩子当做是故事里面的角色,从而来教导他们什么事情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意义:
1、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面;
儿童讲故事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让自己了解地更多,懂得更多。
2、对孩子的思维有好处;
儿童经常讲故事可以开发他们的情节创造力思维,展开他们的想象力。
3、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
儿童讲故事可以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这在时下交际化越发强烈的社会是非常重要的。
4、培养孩子的情感;
儿童通过讲故事能够引发起很多情感,例如善良之心、同情之心等。
5、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
儿童讲故事可以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通过这种方式来敞开心扉,增进和伙伴之间的交流。
6、通过听故事训练孩子的语言;
民生大莞家社工在给孩子讲故事时要注重视听结合,借助实物、口形际范等直观手段,形缘具体地向孩子示范发音,并让孩子反复的操作和体验。在讲完一个故事后,可把故事中生动情节,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编成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过程中掌握语言。
小情景剧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小情景剧:想玩别人玩具时我们可以怎样做?
做法:小朋友想玩别人手上玩具时通常会先请问别人或等别人不玩时再玩,如果我们没问就拿走玩具,小朋友会不开心,所以,当我们想玩别人玩具时,要等到别人不玩时再拿来玩或者向小朋友询问“可不可以借你的玩具给我玩呀?”问清楚后才拿别人玩具玩。由民生大莞家社工和莞爱志愿者在旁协助孩子们完成小情景剧,训练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和加强孩子们的礼貌行为。
总结
维善文艺荟
维善文艺荟是一家为自闭症儿童和其他发育障碍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专业性康复训练与辅导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文艺荟以“助自闭儿走向自立”为使命,以“理解、尊重、接纳、关爱、坚持、责任"为理念,为孩子们提供早期专业康复培训。在维善文艺荟导师的专业指导下,常平镇“莞家驿站”关爱星星——社交沟通活动圆满落幕!因为你的日光,尘封了你的心门。
因为你的心门,惧怕这个世界的冷。
你用生命点燃了星空,却无法照亮自己的心灵。
让我们一起关爱星星的孩子,共同传递温暖!